青春护安澜——“青澜”青年突击队守护田湾光伏建设安全

发布日期:2024-12-21 18:35    点击次数:150

“青澜”青年突击队

守护田湾光伏建设安全

在连云港海事局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冲锋在前、服务在先,时刻守护着全国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建设安全。他们充分发扬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优良品格,他们就是“青澜”青年突击队。

“青澜”青年突击队由连云港连云海事处青年职工组成,现有成员9人,平均年龄32岁。他们在服务保障光伏建设中主动作为、创新思路、破解难题,服务精益求精、监管细之又细,为光伏建设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青澜”青年突击队服务的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田湾核电站温排水区域,于2024年5月19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2.34亿千瓦时,每年节约标准煤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7万吨,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

一、强化保障

展开剩余84%

担当系统首家光伏建设海事保障工作站主力军

针对光伏施工区域距海事办公地点较远的实际情况,连云港海事局在临近光伏建设现场成立了海事系统首家海事保障工作站。“青澜”青年突击队承担工作站日常驻点办公职责,依托工作站,开展海事安全监管、政策法规咨询解答、水上险情应急处置、业务研讨培训等工作,实现监管力量到一线、答疑解惑零距离、安全提醒面对面,主动为光伏建设提供海事专业支持和指导,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

二、创新服务

推动出台服务光伏十项举措

为做好光伏建设服务保障,“青澜”青年突击队结合工作经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服务光伏建设“十项举措”,包括为拟参与施工船舶提供施工前安全核查“绿色通道”,常态化开展“安全第一课”安全教育;建立船舶风险等级制度,减少对低风险船舶检查频次;对项目部开展诚信积分管理,根据诚信积分情况,实行施工项目部红、蓝、黑三色分类管理;开通光伏海事保障服务电话,接受光伏施工海事咨询服务等。

推出十项服务举措以来,光伏施工水工许可办理时间大幅压缩,光伏建设工期大幅缩短,参与施工人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显著增强,项目部管理更加规范。

三、主动作为

参与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海事监管制度建设

突击队成员积极探索安全监管与服务保障举措,赴浙江、山东、盐城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成立光伏建设海事安全保障课题组,对光伏安全监管课题进行研究,参与起草《连云港海事局海上光伏海事监管暂行办法》等海上光伏海事监管规范性文件。推动出台《连云海事处水上水下施工项目部诚信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连云海事处辖区涉水工程安全管理“十条红线”》《水上水下作业施工单位施工船舶标准化管理建议》等措施。

四、科技赋能

形成多维化监管态势

突击队积极推动光伏项目智慧海事监管系统海上新业态模块运行,多次走进施工项目部开展集中培训和研讨,确保新业态模块运行顺畅。推动相关单位在施工水域码头、桥区、导堤等区域布设电子化监控设备,实现了施工水域24小时不间断监控。借助电子围栏,自动捕捉违规进入及超出施工区域的船舶,推动项目施工人员配备自带GPS定位系统的安全帽或智能手环,实时掌握施工人员位置与状态。高效运行立体巡航模式,综合运用水上、陆上现场巡航及无人机、CCTV电子巡航方式,对全域开展立体化巡航,实现巡查区域无死角、巡查时间无限制、巡查人员无遗漏。

五、严格执法

及时消除光伏建设水上安全隐患

突击队强化对施工项目部、船舶和人员安全管理,深入开展施工船舶安全检查,突出违法行为动态清零专项整治,安全隐患排查。通过施工前安全核查、船舶安全检查和现场监督检查,全面检查施工船舶航行设备、作业设备、船舶配员、防污染措施落实情况,确保船舶适航适工、船员适任。今年以来,组织安全管理会议6次,走访施工项目部16次,开展水工核查42次,船舶安全检查51艘次,现场监督检查83艘次,对12艘低标准船舶实施滞留。项目开工以来,未发生水上险情事故和船舶污染事故。

供稿|田相福

编辑|毕伟轩 校对|张晓楠

审核|韦姗姗

发布于:北京市